MENU

【特别报道】精彩一课——方知从大隐,非复在幽林

/ 汤颖  曹磊

课程:《广告心理学》

教师:曹华

时间:第四周周一1.2

地点:西区主教210

 

一大早,当同学们熙熙攘攘地涌入教室时,那一抹淡淡的粉色早已在教室中稳稳坐定。在学生眼中,曹华是“严谨”“认真”“兢兢业业”的一个人。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和专心致志的上课氛围似乎成了《广告心理学》特有的模式。随着一阵猝不及防的铃声,教学正式开始了。

 

 

按照惯例,讲授新知识之前,曹华会请两组同学分享关于广告心理学的心理效应。这堂课是马太效应和羊群效应,第一位同学旁征博引,从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切入,强调富者更富,穷者更穷;第二位同学更是滔滔不绝:“比如OPPOVIVO 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广告策略,是将代言人和手机绑定在一起,粉丝消费力超高”。看着他们炯炯的目光,似乎看到了十年后从这个课堂中走出的两位广告学专家。

在学生汇报过后,曹华清了清嗓子,开始了今天的课程——注意规律在广告中的应用之被注意对象的特点。

“被注意对象的特点由强度、大小、运动变化、对比性、新异性等决定”, 曹华先从结论入手,逐一为同学们讲解。此时的她似乎变身成为广告案例的数据库,大量的素材信手拈来,让学生们叹为观止。PPT一张张地翻着,一份份成功的广告案例也映入眼帘:大手小手的公益广告、“吸得动”吸尘器广告、水下动静对比的照相机广告……曹华循循善诱地讲道:“由大手小手相握组成的公益广告直击人心,大与小的对比、健康与病态的对比,使观众感受到穷苦孩子的可怜,引发帮助他们的意愿。这一成功的公益广告就是运用了被注意对象的对比性。”

谈及对广告的科普,曹华介绍说:“广告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,而并非营销方面的专家”。广告心理学在创意上的作用十分显著,不同版面位置的注意值、色彩和大小都对关注程度产生影响。这节课虽然致力于广告知识的学习,可生活中也有不少的应用。“前面同学分享的羊群效应,在大家择业时,就有所体现。同学们总是拼命地挤进热门行业,其实这是非常盲目的,大学生需要在理性分析自身适合哪些行业的基础上,再去择业,而不是去从众。”此时的她,少了些平日的严肃,多的,是作为师者对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无限热爱。

 “曹老师总是给我们兢兢业业的印象,认真地备课,严谨地对待工作,但她还是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,养花种草,读书喝茶,在长春的长冬里,把自己活成了春天的样子。”学生聂尔强说。初遇曹华老师,不自觉地从心里蹦出“幸得识卿桃花面,从此阡陌多暖春”的诗句。是啊,一位好老师,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教学中,这本身就是一首诗。我已经不太记得那天除了曹老师的课程之外的东西了,只记得她铿锵有力的讲课声,PPT换页的嗒嗒声,还有讲台下一个个被点亮的回答声。

 

(供稿: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  审核:于英焕  编辑:贾惠淇)